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天天即时看!湖南非遗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时间 : 2023-07-03 11:44:52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实习生 刘奇 赵映雪


(资料图片)

嘉禾伴嫁歌、花鼓戏、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梅山武术、永州敲梆、侗锦织造技艺……潇湘大地蕴藏众多非遗技艺,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湖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南人民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6月24日,《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湖南,这些古老的非遗技艺,更是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湖南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不断推出湖南计划、亮出湖南特色、发出湖南声音、形成湖南品牌,绘就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

【非遗成果】

这些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

2022年,湖南牢牢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历史机遇,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工作理念,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造创新,非遗工作成果丰硕。

千两茶、茯砖茶、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被纳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湖南成为全国五个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创建工作。4名代表性传承人被表彰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或“劳动模范”,1名传承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湖南省6所研培院校完成的7期研培班全部通过考核,其中湖南师范大学实施的“湖南传统陶瓷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获评优秀。

【非遗发展】

构建新时代湖南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记者从6月9日召开的2023年湖南省非遗工作座谈会上获悉,2023年,湖南将围绕健全非遗政策法规保障、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动非遗传播体系建设五大方面,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快构建新时代湖南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重点工作包括:实施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开展新一轮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评定;组织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考核评估,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创建2023年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省级示范点,推出一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举办湖南省第二届非遗博览会、第四届湖南非遗购物节等活动,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湖南正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我们将切实把非遗打造成培根铸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抓手和支点。真诚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湖南感受湘风楚韵,探访非遗之美。”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表示,湖南将进一步强化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利用。

非遗故事

镜头一

援非归来,她让龙须草编延续新未来

锤草、刀刮、编席……6月30日,临武县龙须草席编织技艺的传承人胡晓琴,正在工作坊内带着学生编织龙须草席,边上摆放着一件件龙须草编的篮子、扇子、手提包、太阳帽和坐垫等,造型复杂而精巧。

作为湖南省临武县的传统名牌工艺品,龙须草编的编织工艺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胡晓琴用独特的技艺和执着的坚持,让龙须草编技艺焕发新生。

三赴非洲编织“梦想”

1968年出生于郴州市临武县的胡晓琴。从小看到奶奶、姑姑、妈妈编龙须草席,她耳濡目染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1988年,正值桃李年华的胡晓琴,作为援非的代表和专家,被派往非洲,传授龙须草编的技艺,开始了一段十余年的跨洋故事。“原本想的是待几个月就好了,没想到会在非洲待了那么久,现在想想也算是一场奇妙的旅行。”

在非洲没有龙须草的情况下,胡晓琴找到了当地的一种树叶和藤曼来代替。后来,胡晓琴与同组的队员们开了一个草编展览会,会上十几种样式的草编织品展出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逐渐地更多人来向胡晓琴学习草编技艺。

胡晓琴曾三次奔赴非洲,并带出了一百多名徒弟,还有了几百个“徒孙”。她们有的独立开厂,有的在编织工厂上班,还有的去博物馆做编织产品展览……如今,编织产业是当地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推陈出新,让龙须草编“活起来”

2010年,胡晓琴回到长沙照顾读中学的女儿时发现,在她前往非洲的这些年,因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龙须草编技艺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这项传承了600余年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为此她有针对性地从草编的风格形式出发,结合在非洲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中国本土的需要,创作出了草帽、手提包、耳饰、手链等新品种。新产品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而胡晓琴也积极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2014年,龙须草编技艺被纳入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

目前,胡晓琴共推出了近百种草编艺术品,同时通过授艺,让民族非遗传承走出国门,让更多的海外民族感受来自临武非遗的独特魅力。

镜头二

苗族鼓舞传承,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6月28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口广场上,一群身着苗族服饰的演员跳着迎宾的鼓舞,迎接着游客到来。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悠久,作为湘西苗族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家鼓舞动作来源于生活,是一种表演性的叙事艺术,真实地再现了播种、插秧、收割、担谷等劳作情景。

“有苗族的地方就有鼓舞,对于热爱劳动、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来说,鼓舞就如同圣物一般。”苗族鼓舞传承人吴秀满说。

在吴秀满的心中,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让苗族文化传承已经在下一代或者在更远的下一代逐渐衰退,传承苗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这需要人人参与。

2020年,吴秀满在板栗村开设了苗族文化传承班,把自身所学的苗歌、苗鼓免费教给孩子们。“刚开始只有五六个孩子来学,自己是又开心又紧张,担心他们接受不了,后来慢慢地找到了传授的方法,就有很多孩子感兴趣了。”吴秀满回忆说。

截至目前,已经有30多名孩子参加了吴秀满的文化传承班,但她还想传得更远、更广,让更多年轻人和孩子来学习苗族文化。

现在的吴秀满一边免费开展文化传承班的同时,在空余时间还会在十八洞景区当讲解员,对于吴秀满来说,身体的疲惫是不可避免的,但想到是为苗族文化传承而奋斗就又干劲十足了。“所以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在维持生活的情况下,尽力地去传承啊,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苗歌苗鼓。”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