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活在北京五环外的打工人,为自己建了一个博物馆

时间 : 2023-05-30 15:43:14 来源:猎聘

一群生活在北京五环外的打工人,为自己建了一个博物馆。上周传来这座运营了15年的博物馆,要无限期闭馆的消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赶在闭馆的前一天,我们匆匆去了一趟。

博物馆在皮村。

一个在机场附近,低空时常有飞机在头顶掠过,却没有地铁能抵达的村落。

一个本地人口仅五百多户,却容纳了北京两万多名外来人口的村落。

一个地图上,除了温榆河都找不到地标的村落。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皮村,是在曾经爆火的范雨素的文章里。

▲图/又是想开的一天

尽管这里偏远,交通不便,时常有飞机的噪音,缺点能数上一箩筐。却有租金便宜的好处,于是这里成了许多人来北京后的第一个家。

打工人文化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们,就是皮村的一员。

故事的开始还要回到二十多年前,一群来京务工的打工人在皮村相聚,他们白天打工晚上创作,在这里创办了打工青年艺术团,也成为当时外来务工者中风头无两的精神idol。

他们办了打工人春晚、出了唱片,又用唱片的版税给孩子们办了学校。

一直做工人文艺的打工青年艺术团觉得,“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将来”。

于是他们决定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来留住这个时代中有关于打工人的专属记忆。

于是在2007年,我们今天的主角——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出现了。

尽管在还没到博物馆之前,我们就已经根据网上的信息,做好了去见博物馆界佛山机场的心理准备。

结果看展的过程中还是全程震惊,可以说这可能是我们见过最糙的博物馆。

博物馆是大院中的几间平房,平房里有已经斑驳的墙皮与天花板,和坑坑洼洼的洋灰地面。

在这几间小小的屋子里有五个独立的展厅,挤满了几千件藏品。

小到暂住证、工资条,大到全馆最大的单体展品煎饼车,所有展品都是工友们无偿捐赠的。

这些小物件,就像口述历史一样,全是过去几十年间普通打工人最真实的微观日常,串联起打工者历史、到妇女、儿童、打工者NGO和专题调研展示厅整个参观动线。

展品里有一些已经在时代中隐退的证件——暂住证,以及暂住证引发的一系列故事,还有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孙志刚事件。

博物馆里记录着许多打工人伤痛的过往,打工人们辛苦工作一整年,却拿到一纸欠条的;某工厂连续多年员工跳楼身亡;矿工、煤窑工人、工厂工人严重工伤却维权困难......

90后的诗人,也是流水线工人许立志的故事。他在跳楼前留下了两百多首诗,后来大家众筹为他出版了诗集,诗集名字是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新的一天》。

▲吴晓波频道组织众筹出版了许立志的诗集

在这些不同年龄的打工人故事中,也有许多温情励志的存在。

许多打工人在子女中高考时,都会临时回家一年,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是她们“一切为了孩子”最质朴美好的心愿。

还有很多人开创了自己的新天地,来自江苏的马小朵辗转在电子厂和家政岗位工作之后,在2005年发起创办了“同心希望家园”公益组织,服务移民社区妇女和儿童。

还有许多到了在工厂工作大半辈子,到了退休年纪依旧退而不休的大姐。

展览的最后有“迷失在城乡之间,回不去的农村,呆不下的城市,家在哪里”的哲学终极发问。

其实这些问题,早就贯穿在整个参观动线里,埋在每个人的故事中,也传递到每一代北漂人的世界里。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很震惊,也很难过。

这里存着的不是一个个展品,而是过去几十年来,打工人的每一个被穿进流动的历史中当下。

我们感叹那些打动人心的,我们从未知晓的生活,那些在工厂的流水线、在大楼里的保洁保安外送员,在建筑工地的建筑工,高档小区里的装修工...

生活很差,工作很累也很苦。

他们白天从皮村出发,前往北京各处去打工,晚上聚集到工友之家,一起唱歌、阅读、读诗、排话剧,用音乐、文字、影响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皮村这群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选择不妥协,在满地六便士的世界里,依旧仰望着月亮。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在那里的人,就是这样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劳动既不能被看见,也不能被理解,但不妨碍他们眼里有光。

走红五年后的范雨素,出了新书,依旧在做保洁。

而曾经陪伴范雨素和她的文学小组的驻地,给予他们自我认同的打工人文化艺术博物馆,却要永久闭馆了。

未来,工友之家将会何去何从?

曾经的打工人春晚总导演,依然驻守在博物馆的王德志也摇着头。

“将来啊,真的不好说”。

-猎场内外,成长百态-

《嗨,城市猎人》

带你看遍职场众生

每周四中午12点

x